close

  羊城留聲機
  “大風哥”陳笑風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何裕華 實習生 洪楚君圖/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羊城留聲機,音韻流轉,穿越時光。上周,帶著讀者的問候,我們探望了年過八旬的著名粵劇老倌、“蝦腔”創始人羅家寶(又稱“蝦哥”,詳見6月3日A10版),並得到熱烈反響。來電讀者稱,提及“蝦哥”,必不能忘記另一位惜別舞臺多年的大老倌——“風腔”創始人陳笑風(又稱“大風哥”)。
  陳笑風從藝數十年,其代表作《山伯臨終》、《大漠英雄》、《六號門》等至今仍為粵劇迷津津樂道,其唱腔也被粵劇發展機構反覆討論和研究,難得的是,近90歲高齡的他依舊來往穗港,為粵劇奔走,頻繁露面於各類粵劇活動與訪談中,如近日城中接連舉辦的紀念薛覺先誕辰110周年活動、八和會館125周年慶典、各新戲首演……每一次見他,他都謙遜和善地和每一個人交談,謙謙君子,風采依然。
  傳承什麼要搞清楚
  “大風哥”的行程很緊密,但能安排過來的,他都儘量安排,儘管奔波,儘管已把自己的經歷說了千百遍。“能參加,能出席,能為粵劇出一分力,我都會做,這是利人利己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在近日於南方劇院舉辦的薛覺先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中,陳笑風對記者如是說。
  接近90歲高齡,還能逢邀必到,逢問必答,不管面對入室弟子還是普通街坊,都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藝術心得,這是“大風哥”為後輩敬佩的品德。最近,新編粵劇連場上演(詳見6月4日A10版),粵劇的傳承與創新被再次熱議。對此,陳笑風也有著獨特的見解。
  “粵劇的來源是北方梆子和西北二黃,一路南下,從廣西傳進來,一直發展演變。粵劇最初是講舞臺官話的,但大家都不知道官話講什麼,開始有本地班演出,後來白駒榮提出用廣州話來唱,這是很大的一個轉折。有人說,粵劇應該從唱白話的時候起計,我也有這樣的想法,這是語言不同了。另外,音樂也不同了,有一段時期,吸收了很多的西洋樂器,包括小提琴、電吉他、薩士風,後來有木琴、鐘琴甚至雙簧管等,我覺得這個發展都演變成我們的特色了,所以,粵劇已經回不去最初的模樣。”他說。
  陳笑風稱,他贊成樂音用西洋樂器,但一定要“啱音(音準要對)”。“創新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例如粵劇如果不唱廣州話,那怎麼叫粵劇呢?所謂保留,就是保留唱腔、梆子等這些基礎,唱腔最重要的是在梆簧上下工夫,且不能離格。在此基礎上,可以加入一些吻合的流行音樂元素。”
  風腔風韻從何而來
  粵劇戲迷羅先生告訴記者,“大風哥”的舞臺造型嚴謹精緻,唱腔乾凈細膩而見韻味,尤其在《山伯臨終》、《六號門》中的表演,展現的是一代大家的風範。
  年過七旬的羊城晚報資深粵劇專線記者彭壽輝也多次向記者稱贊陳笑風的舞臺藝術,“他有自己的理解,也很註重聽別人的意見。早年他在《穆桂英》一戲中扮演書生,有一幕是餓極而飲粥,我到後臺跟他聊天,他問我用一飲而盡來演繹好不好。我說可以,你確實餓嘛,不過,如果喝粥前先一顧二盼,看看四周無人再一飲而盡,可能更符合讀書人的身份。他採納了我的建議,被劇評家稱為‘一顧二盼真傳神’,風哥為此還送了一支筆給我做謝禮呢。”
  “其實我不覺得我有什麼特別的腔。我沒有哪一句的唱腔是絕對相同的,我信奉的是依從某個角色,考慮的是當時人物的感情。”陳笑風說,“唱腔最重要的是有旋律,它等於是骨架,唱法、聲音就等於肌肉,怎麼用聲音那就是靈魂,三樣缺一不可,程序是由聲到情。我們要演哪一個人物,腔就要配合哪一個人物,特別是這個人物此時此地的感情變化。如果每一個人物都那樣唱,如何表現出特定人物當時的情況呢?”
  陳笑風認為,粵劇先有情再有唱功,所謂韻味就是唱的功力,按照角色合理運用快慢、吞吐等不同技巧就構成韻味,並不斷探索提升。即使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山伯臨終》,現在在他眼裡“還是覺得不夠”,“我第四版的《山伯臨終》有很多的拉腔,很多的用氣都是不同的,唯一的遺憾,就是現在的聲線跟不上了,說話都聲音沙啞了。不過,聲靚只是本錢,懂得使用技巧善用本錢才是重要的。”
  何裕華、洪楚君  (原標題:風腔創始人陳笑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33hjfi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